AMD在今年三月份正式发布了全新的Ryzen处理器,至此拉开了全面反攻帷幕,一步步地收复CPU市场上的失地。并且凭借着超强的性价比打得Intel措手不及。除了首发的Ryzen 7处理器之外,AMD还在4月份发布了全新的Ryzen 5处理器,之后再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宣布了“线程撕裂者”处理器,还宣布今年底推出移动APU,可谓步步紧逼Intel。
至于Intel则是依靠X299平台和i9处理器应对,不过由于晶圆产量不足或者技术限制的原因,Intel就爱那个不会首发12核心以上的i9处理器,也就是说下半年可能就是AMD的“线程撕裂者”的天下了。
当然无论是Intel的i9还是AMD的“线程撕裂者”,总归价格是比较昂贵的,面对的也是那群发烧级玩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像Ryzen 7的入门版以及Ryzen 5处理器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对于用户来说,1500-2000元是为购买一块高端CPU而准备的预算。于是AMD的Ryzen 5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就弄到了一块AMD Ryzen 5 1600处理器,还组建了相关的平台,以取代原来老旧的办公机。就让我们看看这块处理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性能几何?不过我们拿到这一块CPU的时间距离正式发售也算有点时间了,所以说大家随便看看为好。
当然单独地测试一块CPU总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有具体的测试对象,既然Ryzen 5对标的是Intel Core i7系列,正好有一块Intel Core i7-6700K处理器,可以作为Ryzen 5 1600对比的对象。看看6核12线程的Ryzen 5 1600与四核心八线程的I7-6700K有多少区别?
外观
和其他硬件不同的是,CPU反正就是Intel和AMD两家,再变也变不出花来,不像显卡的话有各种狂拽酷霸的散热器,一个比一个夸张,所以说基本上都是长那个样子,而且Ryzen 5 1600自带的散热器也是比较朴素,当然也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硬件平台
的测试电脑终于更新换代了,也是太不容易了。由于原来的那个电源功率有点小,所以说这一次直接弄来个1080W的白金电源,而显示器的话也换成了4K分辨率的LG 27UD68-W,支持物理4K分辨率很不错。
另外使用的是最新的GeForce 382.05 WQHL驱动以及GTX 1080 Ti显卡,目的就是为了让显卡不至于成为CPU的瓶颈。
由于这一次主要测试的是CPU而不是显卡,因此用了一点专业CPU测试软件,捎带几款主流游戏。
理论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国际象棋软件自带的电脑棋力测试程序,由于支持CPU多线程,而且它做的是大量科学计算,所以经常用来测试电脑的科学运算能力,它通过模拟AI思考国际象棋的算法来测试被测电脑的国际象棋运算能力,分数越高代表性能越强。
wPrime
wPrime是一款通过算质数来测试计算机运算能力等的软件(特别是并行能力),时间越短代表运算性能越好。
CPU-Z Benchmark
CPU-Z是一款家喻户晓的CPU检测软件,是检测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软件,支持的CPU种类相当全面,软件的启动速度及检测速度都很快。
3DMark物理运算测试
3DMark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款测试软件。这款软件不但能够测图形性能,还可以测试CPU的性能。
通过这四款最主流的测试软件,可以看到AMD的Ryzen 5 1600在多线程方面几乎对i7-6700K处于碾压状态,毕竟12线程和8线程还是有较大差距。这一表现尤其在wPrime以及CPU-Z的Benchmark中格外突出。而单线程的话由于R5 1600的主频(3.2-3.6GHz)并不优秀,因此败给Intel Core i7-6700K(4.0GHz-4.2GHz)也是在情理之中。
实际应用
除了理论测试之外,对于CPU更为重要的还是实际应用测试,毕竟购买一块厉害的处理器最主要的就是用来视频剪辑或者说进行高性能运算,因此也选择了几款应用测试软件进行测试,而平常占据大头的游戏则选择几款就行了。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5中文版是一款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它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和大多数工业设计软件一样,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
游戏应用
这一次选取了几个比较主流的游戏对这两款CPU进行测试。可以看到目前来说CPU已经不再是影响游戏流畅度的重要因素了,即使是R5 1600这样的处理器面对代行单机游戏的时候也是毫无压力。不过由于I7-6700K所拥有的4.0GHz的频率优势,因此在实际游戏中获得的帧率比R5 1600要高。
当然目前来说在CPU已经不成瓶颈的情况下,GPU自然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与其将预算投入到CPU之中,不如把那部分多余的预算投入到显卡上,这样子游戏性能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散热/功耗
相比较Intel不断打磨的14nm工艺,AMD在经历了多年的32nm/28nm的痛苦之后,今年GF终于给力了一把,把14nm搞出来了,于是全新的Ryzen处理器给用户带来的是14nm的全新体验。由于制程更加先进,因此新Ryzen也就没有了原来农具系列处理器让人崩溃的散热以及功耗。
这一次使用了拷机软件Prime 95来对Ryzen 5 1600和Core i7-6700K进行测试..
很明显采用了钎焊的Ryzen 5 1600在满载时候的温度明显还是要低于对手I7-6700K的,即使6700K使用的是14nm制程工艺,但是由于其使用的是硅脂,因此在散热性上不如AMD来得给力,也就造成了温度的上升。
目前AMD已经在Ryzen 5和Ryzen 7上面使用钎焊进行散热,而Intel在台北电脑展之后的CPU展示中,被人踢爆高端CPU使用硅脂进行散热,很显然Intel这样子做再一次伤了I粉们的心。他们可以接受平民级的I7使用硅脂进行散热。而现在Intel得寸进尺竟然在发烧级CPU上面仍然我行我素地使用硅脂进行散热,很显然这种行为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至于功耗的话,两个CPU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相差也不大,毕竟大家看惯了显卡这种电老虎,对于CPU的功耗也基本上见怪不怪了。
总结
随着Ryzen 5的推出,AMD在中端CPU上面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原来的FX鸟枪也变成了大炮。同时和Ryzen 7相比,6核心12线程的Ryzen 5处理器更加适合普通消费者。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看到更多核心的Ryzen 5 1600在比较i7-6700K的时候,多线程领域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视频渲染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也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而对于目前的主流游戏,4C8T的CPU还是属于高端配置,经过了多年Intel熏陶的游戏厂商显然还没有针对更多核心进行深度的优化,而i7-6700K也凭借着更高的频率在游戏应用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通过测评我们可以发现,AMD全力倾注的Ryzen处理器终于获得了广大玩家的好评,这一仗打得真的不容易。无论是Ryzen 5还是Ryzen 7都深深地让Intel扎心,以致于Intel在台北电脑展上大幅降低旗舰处理器的报价,还宣布未来第八代处理器性能提升30%。
最后还是要为AMD尚未诞生的Vega显卡担心一把,毕竟在有限的预算下,AMD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Ryzen处理器之中,导致Vega显卡一再延期,只能期盼7月底Vega游戏显卡真正发布的时候,不要让大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