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脑知识学习网,专业的电脑知识大全学习平台!

手机版

thinkpads1使用教程-()

操作系统 发布时间:2022-12-07 12:47:51
thinkpads1使用教程 ()

还记得昨晚我小龙虾吃到一半,突然某个品牌的经销商给我打了一通二十分钟的电话,主要是咨询我目前清理7代处理器游戏本库存的难度有多大。

从他们电脑的价格来看,确实挺难的。

这让我不仅想到了一个话题——目前什么笔记本电脑最难卖呢?

之前我们下过一个定论,那就是【世界上没有卖不出去的笔记本电脑,只有不合理的定价】,就算渣如苹果的MacBook Air,3999促销的那会儿我还是摇旗呐喊吹了一波。

那么在刨去价格因素的前提下,什么笔记本电脑最难卖呢?

在我看来,翻转触摸屏的轻薄笔记本电脑最难卖。

这种产品由于其产品形态的问题,无法做到极致轻薄,散热也比传统轻薄本要差一些。并且基于技术上的原因,性价比也普遍更低。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款比较典型的“难卖”产品,看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

ThinkPad S1 2018

它的配置如下:

i5-8250U 处理器

8GB 内存

256GB 固态硬盘

13.3寸 1080P分辨率 72%NTSC色域 IPS触屏

厚 18.2mm

重 1.4kg

目前售价9488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1.8mm键程,键盘手感出色

2,风扇噪音控制较好

3,A、D面采用碳纤维材质

缺点!

1,长时间高负载下,性能释放非常保守

2,与同价位X1 Carbon相比,性价比较低

3,缺少了经典的黑色版本

【升级建议】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非常简单,卸下底面全部螺丝即可揭开后盖。

高端的ThinkPad系列拆机一直很科学,所以没有必要担心拆机时会造成卡扣及其他非电子类部件损伤。

8GB内存足够日常影音娱乐办公使用,如果有特殊需求,这台电脑也无法升级内存,只能靠可能出现的定制服务来升级。

256GB固态硬盘是联想的OEM特供版,支持NVMe协议,如果有特殊需求可以更换更大容量的固态硬盘。

【购买建议】

1,对翻转触控+手写有需求

2,对做工用料要求较高

3,对长时间性能释放要求较低可能是由于X1 YOGA系列已经占据了ThinkPad“翻转旗舰”的宝座,所以S1系列虽然价格与X1 Carbon只差500元,却也不得不归纳到S系列中。

因为整机的外壳和工艺用料并没有任何节省的迹象,A\D面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质手感还是不错的。

不过开头也说过,由于它产品形态的关系,便携性天然不如X1 Carbon那么优秀,就算屏幕尺寸要更小,其厚度和重量依旧比它大哥更高。

键盘和散热是ThinkPad系列的传统优势,虽然每次聊TP都提这两个点有些无聊,但和其他竞争品牌相比,它就是普遍更强一些,这和神舟的高端游戏本大多都傻大黑粗是一个道理,每次都要提。

电池续航方面,它的容量为51Wh,PCmark8默认续航测试为4小时39分钟,实际应用大概在7~8小时左右,表现中规中矩。值得一提的是,它支持快速充电,关机一小时充电官方标称80%。

ThinkPad S1是一台高端定位的翻转屏轻薄商务本,它的性价比不如X1 Carbon,如果你没有强烈的翻转触控需求,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宁可再加500元买X1 Carbon 2018更合适。

但如果你确实有翻转需求,并且也无力加价2000购买X1 YOGA,那么我还是更建议考虑联想Lenovo旗下的YOGA 6 Pro,除非你嫌弃它的土豪造型。

【猪王的良心结语】

上图是ThinkPad S1的拆机实拍图,可以看到风扇摆在了中间位置,一根热管对付i5-8250U处理器。

从散热规格上来看,这属于比较小的水平,为了保持低温,也难怪ThinkPad会选择长时间之后限制功耗和频率。

室温25℃

反射率1.00

电脑

在满载状态下,键盘表面温度普遍低于40℃,中间的41.7℃是由于小红点的材质为橡胶,所以反射成像之后数值较高,不需要参考。

腕托温度为32.3℃,几乎没有热感。

反面温度表现也还可以,中间比较热的地方是透过进风口拍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满载的前12分钟温度比较高,性能维持在正常的水平,而大概12分钟之后,处理器功耗会降低至7W,频率1.4Ghz。

总的来说,S1的温度表现出色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频率被限制住了,但幸好降频之前还能维持近12分钟的正常的性能,所以日常办公应该不会受特别大的影响。

最近我们也在反省对轻薄本的测试方式,今后会考虑逐步减少满负荷的温度描述,引入办公、影音(大主播弹幕刷屏场景)的温度数值,并且开始建立噪音测试的标准。

在我看来,这类翻转轻薄本无论是销售数据还是我写文章的点击热度,都明显比其它传统类型的笔记本要低,点击量甚至还不如二合一平板电脑,翻转本确实有存在的价值。

但是中国市场如何才能像欧美市场普遍接受这类产品?还是需要渠道和厂商共同努力去完成。

每天点评一款

我们明天再见

责任编辑:电脑知识学习网

操作系统